巨细无遗网

从针灸治案谈脾升胃降与胆气升浮

从针灸治案谈脾升胃降与胆气升浮


李东垣所著《脾胃论》,其医学思想以阐发脾胃内伤学说为核心,灸治故在脾胃病的案谈治疗上,尤重视升降。脾升同时认为脾胃之升降,胃降要籍少阳胆气的胆气升浮。本文就笔者对李氏升降脾胃籍以胆气升浮在针灸临床的升浮体会浅谈如下,不妥之处,从针敬请同道指正。灸治

1.调和胃气,案谈须疏少阳枢机

脾胃同居中焦,脾升互为表里,胃降脾属阴而主升,胆气胃属阳而主降,升浮一升一降,从针相辅相成,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李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化,或损其谷”。并云:“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指出了因于饮食所伤,肠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之证应采用消导理气之法,以调和胃肠气机的升降。

而李氏又认为,脾胃升降有籍胆气升浮。其在阐发《内经》“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时指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生则万物化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从之”。这一认识也是对《灵枢·根结》“少阳为枢”理论的阐发。

后世医家对此也多有同样认识。如《血证论》云:“少阳居身侧,……为营卫之枢”。这就说明胆气的升发与人体气机的升降密切相关。由此可以理解,临床对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发生的病变,在考虑本脏的同时,若以胆气与气机有着内在联系来予以施治,则可提高疗效。

如治李某,男,27岁,农民。1988年9月5日诊。患者因远途劳累后,饮食过量,饭后即感胃痛腹胀。二日来,不矢气,多次登厕,欲便不下,胃腹胀痛拒按,舌苔厚腻微黄,脉滑有力。

证属肠胃气机阻滞所致之胃痛腹胀便闭。治疗:取足三里穴(针用泻法)、阳陵泉穴(针用平补平泻),均行针使气至腹部。留针15min。留针至10min时,患者告知肠鸣欲便,随即取针,登厕后痛快排便,矢气频频,便后胃腹胀痛顿消,身轻神爽,次日前来告知,一切正常。

2.清泻胃热,须降胆火

胃为阳腑,主阳明之气,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是胃中阳气作用的具体体现,即李氏云“饮食入于胃,阳气先行”。同时这一功能与胆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血证论》云:“胆中相火如不亢烈,则为清阳之木气,上升于胃,胃土得其疏达,故水谷化”。

由此而知,凡热邪犯胃,或饮食积滞化热所致之胃火上乘,必多挟胆火,或胆火亢烈,也必致胃热炽盛。治疗时当胃胆同治,在清泻胃火时,须降胆火。

如治李某,男,20岁。1988年7月21日初诊。患者上后牙剧痛3天,服三黄片等药不效,伴身热面赤,咽痛口苦,烦躁不宁,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滑数。

证属胃火炽盛,火邪上乘所致之牙痛。取下关、合谷、阳陵泉穴,针用泻法;侠溪、内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针后15min,患者觉疼痛明显减轻,继以上法针2次而告愈。

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胃火上乘必致牙痛,取下关,合谷穴以泻阳明热邪,疏调阳明经气,阳陵泉穴清降少阳胆火,更配足阳明少阳荥穴内庭,侠溪,三棱针点刺出血,以引阳明少阳火热下行,使胃火清,胆火降,牙痛止。

3.补益脾胃,须补胆气

李氏认为人体“原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伤而元气亦不能充”。同时认为元气的盛衰和布化与胆气的生发有密切关系,指出“少阳行春令,生万化之根蒂也”。由此说明,对脾气不足之证的治疗中,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应补益胆气,使少阳胆气充足,以其生发之力助脾气之健旺。

如治张某,女,45岁。1988年10月5日初诊。患者头晕半年余,每遇劳累则加重,伴神疲乏力,肢体困重,食少纳差,食后腹胀,面色萎黄不华,舌淡苔白,脉缓弱。

证属脾胃气虚,清气不升所致之眩晕。取足三里、太白、脾俞、阳陵泉、胆俞,均针用补法,上法针5次,头晕好转,继针5次,头晕减轻,饮食增加,再针5次而病愈。

太白,脾俞与足三里以补益脾胃之气。胆经阳陵泉与胆俞补益少阳胆气,以助脾胃之气的恢复,从而使脾气旺,清气升而眩晕止。

4.升补脾阳,须升胆气

脾主升清,功在运化,其性属土,土能制水。人体水谷精微及水液的代谢无不与脾阳的气化作用有关。然脾阳的充实须赖相火的资助,即《血证论》云:“其(脾)体阴,而其用阳,不得命门之火(相火)以生土,则土寒而不化”。同时指出“胆与肝相连,司相火,相火之宣布在三焦,而寄居在胆府”。

这一认识实与李氏认识完全相同,均明确的指出了脾阳的盛衰与胆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因此李氏把“胆气不升,则飧泻,肠澼不一而起”作为脾胃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治疗上则指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从元气不足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以“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

如又治刘某,男,50岁。1988年4月15日初诊。患者腹泄3月余,曾多次服红霉素等药无效,每遇受凉及进油腻之物则便次增多,完谷不化,伴四肢不温,脘腹隐痛喜按喜温,神疲乏力,舌质淡嫩、苔白滑,脉象沉细。

证属脾阳虚衰,运化失司所致之泻泄。治疗,取脾俞、章门、关元、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均针用补法并灸。治疗7次,大便次数正常,每日一次,质稍稀,腹不痛,继以上法治7次而愈。

脾俞,章门为脾之俞募穴,配关元以加强温阳健脾,助其运化之功。胃之募穴中脘与胃经下合穴足三里温中益胃,以增强腐熟水谷之功。胆经下合穴阳陵泉以补升少阳胆气,助脾胃的升清之能,如此使脾阳复,水谷化,运化有权而泻泄止。

在脾胃病的针灸治疗中,东垣选穴多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下合穴和背俞穴、腹募穴等为主,虽用穴不多,然收功在根据不同病证施用的手法。或推而扬之,以引伸元气;或引而伸之以泻经络之壅滞;或以三棱针急刺出血以泻其邪。

由此看出,其将脾胃学说与针灸理论紧密结合,并指导针灸临床实践。笔者在学习总结李氏这一学术思想的同时,验之于针灸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当然,对李氏的这一学术思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这对我们全面学习继承其学术思想,发扬祖国医学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巨细无遗网 » 从针灸治案谈脾升胃降与胆气升浮